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一所拥有116年历史的知名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K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始终坚持“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最高追求。当前,学校正以人工智能赋予传统学科新内涵新动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持续强化有组织科研,着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期更好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K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坚持以一流党建为引领、以综合改革为抓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创新发展为驱动,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发力新赛道,塑造新优势,努力答好“教育强国同济何为”的时代命题。
一流党建引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坚持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大学建设是学校事业取得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在2023年K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新学期开学工作会议上,校党委书记方守恩强调,要把党建工作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
一流党建,就是要举好旗帜。学校坚持培根铸魂育新人。“中国道路”是K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立足学校学科特色、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一门“中国系列”特色思政选修课,全部由校领导讲授,结合校领导所在学科学术背景,着重向学生展示中国在道路交通、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中国道路的实践与理论成果。带头给学生上思政课,是校领导班子成员坚决扛牢政治责任的一个缩影。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要求领导班子成员用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标准要求自己,勇于担当作为,不断增强办学治校的政治领导力。
一流党建,就是要育好人才。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全面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将思政教育融入每门课程,努力构建“大思政”格局,目前,学校已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获批2个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4门示范课程和1个课程思政资源库,入选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打造22个“三全育人”示范学院。
学校高度重视对师生的思想引领,不断创新工作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指导实践,激励师生坚定如磐信仰、矢志科教报国。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引领和学风建设,注重以榜样诠释师道内涵,挖掘“大先生”先进典型,以孙钧、汪品先等两院院士为代表,一大批典型人物走向全国,见贤思齐蔚然成风。
一流党建,就是要建好组织。在实现全校119位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基础上,学校全面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目前已建设4批36个具有示范效应的工作室,并创新推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学术能力提升计划,支持3批“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提升科研能力,发挥“双带头人”的“头雁”作用。
此外,学校党委积极打造高素质专兼职组织员队伍,为全校42个二级党组织配备专职组织员58人、兼职组织员7人,在上海高校中最早一批实现专职组织员全覆盖。学校还投入上千万元,在学院大楼、学生社区开辟空间建设“党员之家”,精心打造了一批氛围庄重、特色鲜明、空间舒适的党建工作阵地。
过去五年来,学校光荣入选首批10所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单位,入选全国首批10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获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3个学院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7个基层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名教师党支部书记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个教工党支部工作室获批教育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研究生党支部入选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2名研究生党员入选全国“百个研究生党员标兵”,给出了一张亮眼的党建“成绩单”。
高起点布局抢占人才培养制高点
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K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应当培养怎样的未来人才?为了答好这道思考题,全校自2021年起广泛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2022年10月,在全校广泛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的基础上,学校发布《关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发出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总动员令”。
培养一流人才,需筑牢“头部关键”。在创新人才选拔机制方面,学校推进本研贯通式人才培养。着眼“本科基础宽、硕士专业深、博士学术精”,以课堂教学链、创新实践链、交流合作链三个链条为横向培养轴,以本硕博一体化为纵向培养轴,施行“共性基础+个性发展”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实现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为特征的“1+3+X”人才培养体系,向强化基础、通专融合的“2+1+X”(2年通专基础、1年专业核心、X=1-6年本研衔接专业学习与学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
2022年,学校成立国豪书院,施行书院氛围下高端导师倾心指导的完全学分制培养,全力支撑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今年9月,成立不久的K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卓越工程师学院(国际工程师学院)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中国建筑、中国医药、中国商飞等25家知名企业成为学院首届理事会的理事单位。校企牵手,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
K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表示,面向时代急需、国家急需、企业急用,学校将有组织、高标准推进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试验区,开创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政-校-企合作共赢新生态。
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目前,全校共有60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12个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相关专业,成为同济专业建设的主体。学校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持续推进,交叉复合人才培养跃上新台阶。学校设立拔尖创新教学中心,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目前已涵盖8个基础学科拔尖基地(班)、12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其中6个为今年新增)以及4个先修课程计划。“共性基础+个性发展”的进阶式培养模式全新升级,新设73个进阶式培养的微辅修专业,覆盖全校30个学院,拓宽拔尖创新人才一站式、多元化、个性化的成长路径。
培养一流人才,需有“质保体系”作为支撑。作为《若干意见》中做强人才培养的“底部支撑”,《K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2.0》同步推出。2.0版本立足于构建同济特色质量文化,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从“质量控制”走向“质量文化”。
“质量保证体系2.0”,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实现“四个转变”,即:从“教学过程”向“育人过程”转变,从“质量管理”向“质量治理”转变,从“制度约束”向“价值追求”转变,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变,推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此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中,学校牵头完成的成果“从质量控制走向质量文化: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创新发展”,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有组织科研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多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相继落户K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承担完成一大批科研攻关项目,一批基础研究原创成果接连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K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有组织科研不断取得新成效。5年来,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400余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5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2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30余项。
K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坚持“四个面向”,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以一系列大手笔、新举措,持续纵深推进基础研究和有组织科研,推出《关于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质量的若干意见》30条,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全面提升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质量,营造潜心研究、勇于创新的学术生态。学校基础研究原创成果持续涌现,创新策源能力显著增强,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持续贡献“同济智慧”。
聚集“大团队”,持续推进基础研究,提升核心技术攻关能力。2022年,K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入选上海基础研究特区计划,聚焦“智能+”和基础学科、特色学科相融合,重点支持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潜心基础研究、实现重大科学问题突破。近年来,学校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最高追求,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深入实施“基础研究能力提升计划”“技术攻关能力提升计划”,围绕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科学问题,启动自主原创基础研究项目和学科交叉联合攻关项目,持续推进基础前沿研究探索和关键“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积极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显著提升。
基础研究的根扎得越深,科技创新之树就越枝繁叶茂。同济学者在城市建设和有机更新、防灾减灾、深海探索、深空探测、绿色环保、信息技术、精密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基础研究原创成果接连涌现。学校累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8项,在CNSP及其子刊上发表论文430余篇,一批杰出学者或当选国外外籍院士、重要学会会士,或获国际重要学术荣誉。人文社科再迈新台阶,9项成果获得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获一等奖4项。
构建“大平台”,优化科研平台建设,强力支撑科研创新。今年9月底,随着“同济·海一号”东海多圈层观测塔完成主体结构的海上安装,同济牵头建设的海洋领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取得阶段性进展,助力上海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建设持续推进。
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科研平台建设,形成了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国重点实验室、科学中心等为核心的世界领先科研大平台,强有力支撑了基础研究。学校新增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4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获批2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此外,文科科研平台基地建设也获重要进展。学校联合杨浦区获批建设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牵头建设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学校还集中力量着力打造聚焦“城市”与“德国(欧洲)”主题的智库体系。
当前,学校紧密对接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以人工智能赋予传统学科发展新动能,提升传统优势学科新内涵。K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成立5年来,已在重大重点项目有组织科研开展、智能科学与技术高峰学科建设、高端人才引育、博士生培养、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围绕重点研究方向的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和技术应用成果突出,获批首批全国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智能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承担“大任务”,面向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国家及区域创新发展。学校主动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再谱新篇。学校为嫦娥三、四、五号和火星天问一号着陆悬停避障和着陆缓冲提供有力科技支撑,持续助力我国中高速磁浮自主研发,在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雄安新区等一大批国家重大建设工程中贡献“同济智慧”;牵头建设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国(上海)数字城市研究院、上海新城建设研究中心、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此外,学校发挥知识溢出效应,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成为“智慧杨浦”的新引擎;助力定点帮扶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脱贫“摘帽”;在浙江黄岩成立全国首家“乡村振兴学院”,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同济样本”。
人才强校“强磁场”练出更多“千里马”
在K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过去5年来,国家级人才计划的入选人数屡创新高,高层次人才总量增长了近3倍,高层次人才占专任教师比例提升至17%。值得一提的是,继2021年5位教授一齐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后,2023年学校在两院院士增选中再添4位院士,涵盖多个学科领域。至此,在2019年、2021年、2023年三轮两院院士增选中,学校累计增加12位院士,除了传统优势学科外,在基础学科和新兴学科“多点开花”。一个个数据,展现的是K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近年来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的骄人成绩单。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把人才视为第一资源,建立了从青年科技人才到科技领军人才再到战略科学家的全方位培养与激励体系。如今,学校高层次人才持续扩容,师资队伍整体实力不断提升,各类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前沿阵地大展身手。
坚持分类评价,铺就人才“多赛道”。学校遵循基础学科发展规律,向学院放权,赋予基础学科更多引才育才用才的自主权。2022年3月,学校宣布首次试点设立数学学科人才特区,以优化人才发展制度环境,进一步激发基础学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这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教师评价改革的又一具体行动。
坚持用不同的尺子“量”不同类型的人才,学校持续完善分类评价体系,坚持破“五唯”,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以代表性成果、标志性贡献为重要参考的人才评价体系。比如,不简单粗放依据成果数量、经费规模、人才称号,对人才进行水平区分与条件设置,而是加强了对教学科研水平与成果质量贡献的综合分析、成效分析与长周期评价。创新评价方式,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试行国际评审和第三方独立评审。学校自2019年起稳步推进具有同济特色的长聘教职体系建设,实施长聘体系与原有体系专业技术职务双通道评聘联动、与人才计划协同互动。
坚持各尽其用,优化人才“生态圈”。为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学校以“同济特聘教授”及“青年百人计划”两类岗位统筹整合各类人才计划,通过汇聚大团队、构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催生大成果等有组织的科研,优化战略科学家成长环境,形成成长梯队,让同济人才的创新活力充分迸发、智慧才干充分涌流。学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引导激励教师加快推进目标导向的基础前沿研究探索和国家战略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更好服务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紧迫需求。与此同时,学校还通过设立人才专员,建立“一门式”人才服务模式,为人才提供全链条暖心服务。
厚植合作沃土全球“朋友圈”持续扩容
与全球336所高校携手合作,牵手35个战略合作伙伴,加入20个国际大学联盟,建立19个省部级及以上国际合作实验室,实施100多个双学位项目,开设外语授课课程近千门……这些数字,清晰勾勒着K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国际化办学的图景。
5年来,K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把国际化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作为,加快高水平开放合作步伐,将国际化全面融入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不断开辟对外交流合作新领域、新赛道,拓展国际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走出了一条国际合作的创新之路,学校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学校实施“聚焦重点、做强主场、布局全球”的国际化战略,厚植国际合作沃土,继续巩固并升级对德合作,拓展全球国际合作版图。2022年5月,学校重磅推出“对德合作2.0战略”,包括率先在国内成立首个中德博士生院,建设教育部中德联合研究中心(K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成立德国与欧洲研究院,聚焦中德共同关切的“智能科技”“绿色发展”领域,打造同济对德合作新生态,获得了德国50余所高校积极响应。
依托12个国际合作平台学院和专业学院,学校形成了有重点、有聚焦的国际全面合作格局,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如今,一批外籍专家加盟学校,中外科学家强强联手,为推进科教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例如,德国顶尖人工智能专家赫尔佐格教授来到K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工作8年多,将近40年人工智能研究经验应用于学校人工智能与城市规划交叉学科的创新实践。
深耕高水平国际人才合作交流,学校打造外籍高层次专家队伍,探索将国际引智与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合作紧密结合,加快推进高质量教育和科技创新。5年来,学校与国外伙伴高校合作建立省部级及以上国际合作实验室19个,共承担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近300项。在国际合作平台带动下,同济教师在国际学界的活跃度和学术影响力持续上升。
面向未来,K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将着力推动以“国际办学有品牌,国际平台有特色,国际师生有质量,国际科研有地位,国际组织有任职,国际会议有声音,国际顶刊有文章,国际奖励有分量”为主要目标的国际教育与学术影响力提升工作,形成新时代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对外开放格局,全面支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链接:http://dzb.whb.cn/2023-11-30/4/detail-833572.html